首页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通用4篇)

【www.hzwyx.net--教学设计】

第一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个凡是”的内容及影响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两个凡是”实质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意义的分析,切实使学生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含义。培养学生阐释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的错误,从思想和路线上拨乱反正,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重点】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2008年我国开展一系列纪念改革开放的活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2008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的30周年,是改革开放的30周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30周年。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转折。今天就让我们把视角定格在“转折”上,共同去探究共和国发展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新课学习。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师:阅读思考下列问题。

思考: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结束之后,群众要求纠正***的“左倾”错误。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思想。因此产生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教师: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年动乱至此结束,但“***”后,党和国家面临许多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问题,清除这些遗留问题,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纠正“***”错误,就成为共和国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人心所向。拨乱反正首先从教育和科学战线开始了,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教师:1978年的春天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但它的脚步却仍然显得沉重,“***”结束了,但向前涌动的历史潮流遇到了严重的阻碍。

多媒体展示。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纠正“***的错误思想。”

人们要求纠正***错误。

教师:有一位老人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那些日子,没完没了的交代检讨,早请示,晚汇报,挨斗挨骂,老伴关在牛棚,两个幼子都送去远方,牵肠挂肚,内外交困。

学生:纠正“两个凡是方针”。

教师:“凡是毛***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方针,

思考:“两个凡是”的提出正确吗?

学生:不正确,实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动脑筋:全国人民是如何破除“左倾”思想的束缚的?

教师: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的指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对“***”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

教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思想。

多媒体展示《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教师:对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什么目的、性质?

学生:纠正“***”以来的极“左”错误,反对“两个凡是”。

学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教师:实践检验真理的结果如何?

学生: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师:实践检验真理的提出有这样的意义?

学生:为拨乱反正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教师:请大家把课本上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看一下。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学生:1978年。

学生:北京。

多媒体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图片。

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学生: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学生:政治路线。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学生: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经过中央工作会议的充分准备,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一致同意从1979年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完成了各项议程。

教师:这次全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些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成果,不但结束了粉碎“***”后两年来党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而且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教师: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

学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动脑筋: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多媒体展示转折示意图。

教师:要顺利地进行工作重心的转移,必须纠正“***”遗留的冤假错案。因此,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展开。并且经过了“***”的动荡,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因此,在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同时,全国人大加紧了全面的立法工作。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一节。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

教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多媒体展示平反冤假错案图片。

教师:1980年,中共中央撤消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教师:***平反后的状态如何呢?

学生: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心情舒畅地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与这些干部有亲属关系或工作关系而受到株连的人也得到解脱,他们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中去。

2.民主与法制建设。

教师:找出我国所颁布的法律都有哪些?

学生: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学生: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生: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

教师: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民主和法制。

学生:邓小平曾说过: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邓小平是谁吗?

学生: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教师:邓小平是我国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他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思考: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有怎样的意义?

学生: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应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三、课堂总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饭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第二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①记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

②理解邓小平再次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了解针对“两个凡是”。在思想理论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现实意义,知道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①比较分析、完整领悟: 联系“***”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

理解“毛泽东思想”。

②综合归纳准确评价:归纳 “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

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唯物史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②民族复兴责任感: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教学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

“***”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

毛泽东发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讲述:

请用简练的语言谈谈你对“转折”的理解是什么?

大家对转折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转折,今天就让我们把视角定格在“转折”上,共同去探究共和国发展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伟大的历史转折体现在哪里呢?历史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领略其变化。

回忆:***的危害?

那中国的建设怎样才能步如正轨?

共产党这个执政党又该怎样领导人民?

十年“***”的动乱,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还有思想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打开新的局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伟大的转折由此拉开了序幕。

谁拉开了这个序幕?

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

1、背景:①***结束百废待兴;

②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哪两个“凡是”?

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

么影响?

“左”的指导思想不解决,怎能实行正确的政策?

了解邓小平是怎样出山的?与之相关的重要决议和意义。

2、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最重要和最具深远影响

成果:邓小平的再次复出。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粉碎“***”后,人们强烈要求对“***”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什么是“两个凡是”?这实质上还是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使全国的工作出现了徘徊的局面,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这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继续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如何给予有利的回击呢?

补充故事:

1978年,有人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提出什么是真理?不是毛泽东的话都是真理,那要*实践来检验。一切真理来源于实践。由于观点尖锐,不敢发表。但是因为良知和责任,他毅然把文章发到《光明日报》,编辑一看,非同小可,连夜把文稿送交中宣部部长胡乔木的手中,胡乔木看完后,把桌子一拍,说:“把这个作者叫到北京!我要亲自和他谈!”当作者来到北京,胡乔木握住他的手,好半天才说了这么一句:“我们这时候太需要这样一篇文章了!”然后商量组织一个编委会,一字字修改,最后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头版头条发表,题目也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从此开始了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回答:这篇文章批评了什么思想?

这是一篇现实性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文章,实际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1、发起人

2、发起报刊和文章

3、意义

出示材料一:凡是毛***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

***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社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

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灭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1) 材料一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三的观点在当时有何意义?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怎样实现的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找出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12,北京)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强调:①怎样的思想路线?

②工作重点的问题

③拨乱反正

你怎样理解这些内容?

提醒:①实事求是是全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然而,在“***”中,由于极“左”思潮泛滥成灾,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盛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抛弃了。

②***时的工作重点?

③民主集中制不能只是笼统的原则,不能仅凭着党的领袖们个人品格的自我检点,应该从根本上建立在制度化、法律化的可靠保证的基础上。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

归纳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但会议之后有什么现象出现?中共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4、“四项基本原则”

找出相关内容及其意义。

总结: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端。从此,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第三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启篇,题目中《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上承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旧革命的总结,旧思想的发展;下启本单元《改革开放》等相关内容,是新革命的曙光,新思想的肇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本课安排了三个学习内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三者的关系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与组织基础;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而巩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有其重要的影响。

初三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设计理念:

正确的处理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课堂丰富多彩。学习课内知识、延伸课外知识,教师在引导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达到教学相长。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知道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宏观的历史感悟能力,逐步形成历史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课分为三个篇章:“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春雷惊天——一次会议拨正了航向”、“春回大地——一桩最大冤案昭雪的反思”。以语言叙述或举例子、看图片材料、视频、数字故事等形式展现历史;以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等形式深入历史情境中去体验与体会历史,加深对历史的领悟和理解;以对历史的感悟和反思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增强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实事求是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不因人取言,不因人废言”的理性态度和健康情感;

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通过了解邓小平关键时刻的高瞻远瞩,初步了解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去理解其决策,从决策中去体会和分析伟大的历史意义;把内容和意义结合起来,以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增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两个“凡是”和真理的关系,真理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中,通过剖析两个“凡是”的错误,最后让学生认识到:真理是多种的,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导入:

展示美国《TIME》杂志封面,出示问题:中国有一位伟人曾七次登上《TIME》杂志的封面,并两次被选为年度人物,他是谁?

欣赏图片,并指出:七次登上《TIME》杂志封面并两度当选年度人物的是邓小平。

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提高兴趣。

新课:

(一)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

展示“***结束”与“两个凡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个凡是”。

展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图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伟人的话”是真理还是“实践”出真理。

得出认识:“***”是毛***的错误决策,我们应该反对,“两个凡是”实际是左倾错误的延续。

举例说明:比如“小马过河”、“伽利略的斜塔实验”等,都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引导他们认识到“两个凡是”思想的错误性,从而加深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意义作铺垫。

(二)春雷惊天——一次会议拨正了航向

通过视频再现会场,走入会场,从记者和代表两个角度报道大会。

点评、分析并举例说明大会的转折含义。

播放《复兴之路》中的配乐诗朗诵《沉思与抉择》。

从不同的身份出发学习全会的内容,报道大会的盛况。

共同感悟转折的含义。

欣赏诗歌朗诵,感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用记者采访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用对比的方式显而易见。

烘托气氛。

(三)春回大地——一桩最大冤案昭雪的反思

播放数字故事,提问:刘少奇冤案说明什么问题?给了我们什么教训?如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欣赏数字故事,并指出:我们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烘托气氛,再现情境。

小结:

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我们开启了春的序曲;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声惊雷,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春天;民主法制建设带给我们春意盎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指出: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们新的领导人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决策,并指出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相信春天的故事将会一直讲述下去……

各抒己见,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党有错必纠,与时俱进,不断走向胜利!

把条条框框的知识和自我感受相结合,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第四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教学重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正确。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后,人们要求对“***”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

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断。

2.教师简要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1)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展示图片并做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从会议前后的转变来说:

5.引导学生思考: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提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共党史上的伟大转折?

提示:可从会议的背景、内容、领导核心的形成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而说明两者都是党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目标导学二:拨乱反正

1.教师简要介绍:拨乱反正的背景。

2.教师讲述:拨乱反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提出问题:“***”中许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打成反革命,遭到迫害,我们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

提示: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迫害致死。

4.教师指出:1980年恢复刘少奇的各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5.引导学生看课本,简介:拨乱反正的结果。

6.教师总结: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消除了“***”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课堂总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从此,我国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伟大的成就。

延伸阅读
开课,mugen人气角色托奇的术语,因为托奇的必杀技活刹孔被空耳成“想开课?好!”,于是让其获得了“老师”的称号,被其连段的角色就被称为“被上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冈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刷子李》教学设计(锦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03
方案(英文:plan),读音fāngàn,汉语词语,指的是工作或行动的计划,也指制定的法式、条例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01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汇总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4-01
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猫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01
幼儿园(英文 德文:kindergarten),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它是进行学前教育的学校。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岁至6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教案:谷雨节气活动方案-
2024-04-01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01
话说,汉语词语,拼音是huà shuō,意思是指谈说,谈论。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专题探究:话说“洋车夫”片段课程教学设计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30
《画杨桃》是岑桑写作的一篇文章,选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杨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3-30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乌衣巷教学设计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30

图文推荐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