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设计的板书(通用3篇)

【www.hzwyx.net--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板书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岷山”等词语的音形义。 (2)让学生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词的朗读节奏。

  (3)了解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品评作品中的诗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诗句展开丰富的想像。 3.情感与态度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文本——知晓“长征难”

  1.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很多,用什么词?(万水千山、千山万水)

  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表示艰难险阻很多,也可以用什么词?(千难万险)

  要战胜这千难万险,红军该吃多少辛苦,又可以用什么词?(千辛万苦)

  小结:要越过这万水千山,红军历尽千难万险。

  3.这说明要进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描红:难)

  4.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红军怕不怕?(描红:不怕)响亮地回答。诗中毛***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描红:等闲)

  5.指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要赞颂的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再读一遍。

  二.走进文本——展现“征难图”

  1.让我们一起重温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师范读。

  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诗人怎能一一记叙,他选取了红军战士走过的一条岭、两座山、两条水,你们能找到吗?《七律 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翻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自由默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诗词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把感受写在旁边。

  3.交流:

  三.融入文本——感悟“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请学生板画。五岭的逶迤 乌蒙的磅礴

  2.五岭的逶迤——诗人一直追溯到长征开始,那逶迤的五岭仿佛又在眼前。你们看(粉笔示意图) 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现在你能说吗?“五岭____________。”

  3.乌蒙的磅礴——红军大队人马翻过五岭又来到乌蒙山下,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有我们700多层教学楼那么高。 那你能说乌蒙___________。(危峰兀立、高山峻岭)

  4.这里用"逶迤""磅礴"写出红军要翻过这样的高山峻岭会怎么样(难)

  5.但是我们红军战士不怕,跟随着红旗翻过了五岭,又越过了乌蒙,征服了一座座大山,在红军的眼里这山是大还是小,从哪里可能看出来?

  6.指导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读时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教师讲故事:

  3.刚才你们听的时候心里怎么样?这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

  4.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云崖暖:心里暖(读)

  5.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斗争有智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

  6.大渡河是天险,敌人满以为能阻挡红军的脚步,但是天险也被红军逾越了那毛***为什么又说“大渡桥横铁索寒”?谁能有条理地说说:导语:红军来到大渡河上,眼前横着一座铁索桥。桥上_______桥下________桥头______红军______。

  7.指点:天险逾越了,但现在回想起那场面,还叫人胆战心惊。

  8.指导读。

  9.“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

  10.朗读。金沙水拍云崖暖(轻快——红军的欢快心情),大渡河横铁索寒(低沉——表达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加重语气)

  11.师:这么艰难的事红军战士还是平常地对待,一“寒”一“暖”,一“喜”一“悲”,这正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

  2.困难像雪球一样砸来,但红军战士依然以平常心来对待,你体会到了什么?

  3.正是因为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红军战士克服了像雪球一样砸来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正是——(生读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最后两行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5.同学们也带着这种豪迈回到《长征》这首诗中读一读吧!(生齐读)

  四、走出文本——赞颂“红军情”

  1.这是在红军登上了岷山之后,最后一座山,毛泽东写的。大家试着读。

  清平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你们也带着这种豪迈回到《长征》这首诗中读一读吧!(生齐读《长征》。)

  3.仅仅五十六个字就写出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豪迈乐观的精神,这样的好诗,你们愿意记下来吗?可以边读边想像,自由背背吧!

  4.七律诗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感,一般都能谱成曲。观看《长征》MTV.

  5.学完了,看完了,你最想对红军叔叔说些什么?

  6.长征壮举让世人惊叹,长征精神永世流芳。多少文人墨客为长征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赞歌。同学们: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师把毛泽东的这句词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不惧挫折、勇往直前!

  五、扩展阅读。

  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 娄山关》。 教学反思 这首诗是一篇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的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课上,我们从题目入手,先了解了长征的历史,学生了解了红军当时的境地是上有敌机,下有追兵,敌强我弱,所以我们必须长途跋涉,在转移中寻求生存,我们只能走无人能走的地方,可谓“绝地求生”……这一资料的交流,让孩子们对长征这一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紧接着,我给同学们播放了《长征》的片段,战火硝烟、流血牺牲、雪山草地,这些已经离孩子们很远的历史,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了学生们的面前,每一双眼睛都那样的专注,除了隆隆的炮声、厮杀声,教室里没有别的声音,视频结束时,我问同学们:你们说,长征难不难?同学们异口同声:“难”。是啊!长征难!诗句中你读出了难吗?同学们找到了“远征难”、“万水千山”、“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云崖”、“大渡桥横铁索”、“岷山千里雪”……除了这些还有吗?他们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了补充,这些史料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长征之难,旷古未有,红军长征,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但是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再读诗找找看。于是,同学们读到了“不怕”、“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暖”、“寒”、“喜”、“尽开颜”。难,却不怕,红军的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此时,我播放了视频《过雪山草地》,孩子们看到了风雪中战士们跋涉艰难却坚定的身影;看到了草地中战士们相互搀扶的情景;看到了翻越过皑皑雪山,战士们欢呼着会师的场面。再读时,在孩子们的诵读中,我明显地听到了同学们对那段艰苦岁月的回首,更听到了他们对红军的钦佩,还听到了他们对于胜利会师的喜悦之情。

教学设计的板书2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5.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你们知道哪些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故事?(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结合“资料袋”内容,教师简单介绍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背景知识。

  3.师:毛***在长征途中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今天让我们跟随毛***一起走进《七律·长征》。(板书课题)

  二、自学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规则。

  (3)根据注释或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学成果。

  三、细读诗歌,理解诗意

  1.教师指导:读每一句诗时,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诗句,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三根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让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从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3.朗读全诗。

  四、指导朗读,总结全诗

  1.教师指导: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指导朗读:教师先范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学生练习,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3.师总结:这首《七律·长征》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向我们展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一幅幅图画。下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烘托氛围

  1.课件播放歌曲《七律长征》,学生仔细欣赏。

  2.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歌写于1935年10月,当时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途中红军战胜的艰难险阻,毛***挥毫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领会诗歌所饱含的精神气概。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悟

  1.指名朗诵《七律·长征》边读边思考:全诗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第一句)

  2.学生自由举手朗读第一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齐读第一句,你从中体会出红军的什么精神?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红军的精神的?

  (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从“只等闲”一词中体会出来的。)

  过渡:我们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呢?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诗歌,体会感情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研读诗句,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师: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艰难?(万水千山,远征难)

  ②师: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

  ③指名读,齐读。

  ④教师小结:这句诗高度概括了红军战士在毛***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给全诗奠定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师:这句诗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长征艰难?(指名答)

  ②师:红军战士们害怕吗?(自由答)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不怕难呢?(腾细浪、走泥丸)

  ③思考: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④小结:这句诗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师:这句诗中,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云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课件出示泸定桥图片)教师简要介绍泸定桥。

  ③师: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困难呢?(暖)

  ④教师引导:金沙江,大渡河,这一暖一寒,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男女生互读)

  ⑤小结:这句诗是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师: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千里雪)

  ②师:那你又是怎么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喜)

  ③默读诗歌。思考: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齐读)

  ④小结: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又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队伍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四、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1.师: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明确:五幅“征难图”——越五岭、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2.小结诗歌主题:本诗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拥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五、总结拓展

  伟大的长征虽然早已结束,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毛***的另外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教学板书】

  5.七律·长征

  远征难→只等闲(总起)

  万水千山→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分述)

  三军过后→尽开颜(总结)

  (藐视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在精读诗歌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研读诗句的方式,让他们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

  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还是不太浓厚,对于诗歌的内容还没真正理解,也没有真正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从自身找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的板书3

  去年的树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的艺术形象,感受鸟和树之间忠诚的友谊,并懂得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2、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学习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准备一幅表现树逐渐变为树根、工厂的细木条,火柴、一盏灯光,以及鸟儿悲痛落泪的画2、准备教育挂图《语言·文学活动·去年的树》、学习包《语言·文学活动·去年的树》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充满感情地讲述故事,设置问题让幼儿思考。

  "为什么鸟儿和树会是好朋友?""寒冷的冬天来了,鸟儿离开树时,答应了树什么要求?""春天,小鸟回来时,发现树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2、复述故事:

  提出问题:故事表现了小鸟对树什么样的友情?(学习词汇:忠诚)人类与树能不能成为好朋友?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说小鸟寻找树的心境和自我听完故事的心境,启发幼儿懂得任意砍伐森林是连小鸟也不一样意的事,懂得人人都要保护大自然。

  3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根据自我对故事主题思想的理解,续编故事。

延伸阅读
开课,mugen人气角色托奇的术语,因为托奇的必杀技活刹孔被空耳成“想开课?好!”,于是让其获得了“老师”的称号,被其连段的角色就被称为“被上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冈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刷子李》教学设计(锦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03
方案(英文:plan),读音fāngàn,汉语词语,指的是工作或行动的计划,也指制定的法式、条例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01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汇总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4-01
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猫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01
幼儿园(英文 德文:kindergarten),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它是进行学前教育的学校。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岁至6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教案:谷雨节气活动方案-
2024-04-01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01
话说,汉语词语,拼音是huà shuō,意思是指谈说,谈论。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专题探究:话说“洋车夫”片段课程教学设计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30
《画杨桃》是岑桑写作的一篇文章,选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杨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3-30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乌衣巷教学设计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30

图文推荐

  • 推荐访问